收藏 手機看

分享

顱咽管瘤手術風險大嗎

參與醫(yī)生

首都醫(yī)科大學三博腦科醫(yī)院 任銘 副主任醫(yī)師
顱咽管瘤手術風險,不僅是老百姓關注,也是醫(yī)生特別關注的問題。因為顱咽管瘤一定要爭取第一次手術的鏡下全切,盡可能全切,所以會涉及到手術的風險問題。顱咽管瘤手術風險比較高,和腫瘤的起源,即它的根的位置密切相關。顱咽管瘤起源于垂體柄、下丘腦,而這是非常重要的結構,影響整個人的基本生存狀態(tài)。顱咽管瘤手術切除風險,最核心的問題是下丘腦保護,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: 1、鏡下的物理性損傷:即對整個結構辨識的是否特別清楚,能否分離出腫瘤和正常組織的相對邊界。有的顱咽管瘤相對較好,雖然粘得很緊,但還是能夠分離出類似于膜的結構,這種病人全切得幾率非常高;有的顱咽管瘤界限不是很清楚,粘連特別嚴重,需要手術醫(yī)生在顯微鏡下進行很好的銳性分離。所謂銳性分離,即不能過度牽拉,待找到潛在的間隙以后要用顯微剪刀,一點一點的把界面找出來,然后在界面上用剪刀進行銳性分離,才能夠對正常的下丘腦結構做到很好的保護。手術的風險,很多情況下是牽拉過重,直接對下丘腦造成損傷。 2、正常組織的血供:關于下丘腦周圍的血管組織血運情況,手術當中也要重要保護,即對于供應下丘腦組織的微小血管、動脈,一定要做到很好的保護,出血盡量不要過多。因為神經(jīng)外科對于這種出血,不是像想象的拿線結扎血管,而是采用雙極電凝,電凝的功率一定要調到最小,甚至為了不產(chǎn)生導熱的情況,電凝時要用生理鹽水打水來降溫。手術時,要少用電凝,小的出血盡量用海綿材料壓迫止血,目的是保證下丘腦的血供情況,減少手術以后缺血的繼發(fā)性損傷。 所以,手術風險和鏡下的顯微操作有直接關系,需要手術當中具體分析、判斷。除手術本身外,腫瘤和整個下丘腦的正常結構的關系也很關鍵,比如是粘得特別緊,還是能夠分離出相對的界面??傮w來講,顱咽管瘤手術風險比較高,對神經(jīng)外科整個領域的腫瘤來講,顱咽管瘤手術要求很高,手術的風險、療效和手術當中具體的情況息息相關。
相關視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