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 手機看

分享

凝血酶原時間偏低是怎么回事

參與醫(yī)生

煙臺毓璜頂醫(yī)院 張彩驥 副主任技師
凝血酶原時間即PT檢測,是血栓前狀態(tài)DIC以及肝病診斷的重要指標,是作為外源性凝血系統(tǒng)的過篩試驗,也是臨床口服抗凝治療劑量控制的重要手段。PT延長常見于以下疾?。? 1、先天性凝血因子Ⅱ、Ⅴ、Ⅷ、Ⅹ缺乏,低或無纖維蛋白原血癥; 2、獲得性凝血因子缺乏,例如A是廣泛而嚴重的肝臟實質性損傷,主要是由于凝血酶原及有關各種凝血因子的生成障礙,B是維生素K合成不足,依賴維生素凝血因子Ⅱ、Ⅶ、Ⅸ、Ⅹ當維生素K不足時,這些因子生成減少而致凝血酶原時間延長,C是DIC,即彌漫性血管內凝血,因廣泛微血管血栓而消耗大量凝血因子,纖溶亢進; 3、血循環(huán)中抗凝物質增多,即使服用抗凝藥物的凝血酶原時間偏低,常見于先天性五因子增多癥、口服避孕藥、血液高凝狀態(tài)和血栓病。例如DIC早期、心肌梗死或腦血栓形成時凝血酶原時間都會偏低。
相關視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