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 手機看

分享

慢性胃炎中醫(yī)分型

參與醫(yī)生

浙江中醫(yī)藥大學附屬第二醫(yī)院 鐘繼紅 主任中醫(yī)師
在中醫(yī)的古籍里沒慢性胃炎,但是根據癥狀可以劃分到中醫(yī)胃脘痛、反酸、嘈雜、胃痞病疾病里。根據四診合參之后,慢性胃炎的中醫(yī)分型主要分五型,根據虛實可將實證分三型,虛證分兩型。實證里主要是肝胃不和、濕熱中阻和瘀血阻絡,虛證里主要包括脾胃虛弱導致脾胃虛寒,以及胃陰不足。肝胃不和,大部分人主要見于肝氣郁結型引起的脾胃功能虛弱,現在很多人由于工作壓力大、心情不好,心情不好后可出現胃痛,大部分屬于該型。此類患者較典型的是種肝火較旺,胃痛發(fā)作與情緒關系較緊密,大部分可用柴胡疏肝散。 對于濕熱中阻型的慢性胃炎,主要表現在口干、口苦,但又不想喝水,大便也比較黏膩、不成形,大便可黏在馬桶里,此類患者可用清熱化濕的藥。胃絡瘀阻型,大部分會有胃痛,疼痛是針刺感,這類患者舌頭上會出現瘀點、瘀斑,可以用活血化瘀的方法。對于虛證脾胃虛寒型,大部分是體質較瘦、較虛弱、怕冷,精神不飽滿,可與肝胃不和形成鮮明對比。此類可能也是溫脾,大部分刻用黃芪建中湯等。對于胃陰不足的患者,多較瘦、舌質較紅,晚上睡眠不佳,大部分會用滋養(yǎng)胃陰的益胃湯類藥物。
相關視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