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 手機看

分享

原發(fā)性肝癌最早最常見的轉移途徑

參與醫(yī)生

湖南省胸科醫(yī)院 李秋國 副主任醫(yī)師
原發(fā)性肝癌最常見的轉移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: 1、最早在肝內轉移,經門靜脈、膽道形成肝內轉移。腫瘤釋放一系列生長因子,包括血管生長因子,形成新血管,腫瘤細胞可沿新血管進入門脈系統(tǒng)血液,或腫瘤生長侵犯至膽管內,細胞脫落造成血管內轉移或膽管轉移,在肝內形成局灶,造成肝內轉移。較大瘤體堵塞門靜脈主干時,可造成門靜脈高壓癥,堵塞膽管時可造成黃疸,因此,肝癌合并黃疸患者常伴有膽管癌栓,門脈或膽管癌栓患者術后效果較差,復發(fā)率較高; 2、肝外轉移主要是通過血行轉移、淋巴轉移和種植轉移,血行轉移最常見的轉移部位為肺,腫瘤細胞可沿肝靜脈系統(tǒng)回流至下腔靜脈系統(tǒng),容易在肺內形成轉移灶,其次為骨和大腦。淋巴轉移是指腫瘤細胞可沿淋巴系統(tǒng)轉移至門靜脈淋巴結,常見轉移部位為肝門區(qū)淋巴結,其次為胰周、腹主動脈旁淋巴結。種植轉移較少見,主要是從肝表面脫落癌細胞可直接蔓延至周圍臟器,或肝腫瘤破裂,癌細胞隨血液脫落至腹腔,種植在腹腔橫膈、盆腔等處,形成腹腔內播散轉移。
相關視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