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不換這個名字是在很多國產(chǎn)武打片里面出現(xiàn)過的,那么大家知道生活中金不換是什么東西嗎,其實它是一種藥材,不過學名可不是這個名字,而是叫做大黃,這種藥材的藥用價值非常的高,所以人們也給它起名叫做金不換,那么到底大黃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和禁忌分別是什么呢?針對這一問題,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。
大黃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和禁忌
瀉熱毒,破積滯,行瘀血。治實熱便秘,譫語發(fā)托,食積痞滿,痢疾初起,里急后重,瘀停經(jīng)閉,癥瘕積聚,時行熱疫,暴眼赤痛,吐血,衄血,陽黃,水腫,淋濁,溲亦,癰瘍腫毒,疔瘡,湯火傷。瀉熱通腸,涼血解毒,逐瘀通經(jīng)。用于實熱便秘、積滯腹痛、瀉痢不爽、濕熱黃疸。
《本經(jīng)》:"下瘀血,血閉,寒熱,破癥瘕積聚,留飲宿食,蕩滌腸胃,推陳致新,通利水谷(’水谷’一作’水谷道’),調(diào)中化食,安和五臟。"
《別錄》:"平胃,下氣,除痰實,腸間結(jié)熱,心腹脹滿,女子寒血閉脹,小腹痛,諸老血留結(jié)。"
《藥性論》:"主寒熱,消食,煉五臟,通女子經(jīng)候,利水腫,破痰實,冷熱積聚,宿食,利大小腸,貼熱毒腫,主小兒寒熱時疾,煩熱,蝕膿,破留血。"
《日華子本草》:"通宣一切氣,調(diào)血脈,利關(guān)節(jié),泄塑滯、水氣,四肢冷熱不調(diào),溫瘴熱痰,利大小便,并敷-切瘡癤癰毒。"
【中藥大黃的藥方選錄】:
上四味,以水一斗,先煮二物,取二升,去滓,納大黃,更煮取二升,去滓,納芒硝,更上微火一兩沸,分溫再服,得下,余勿服。(《傷寒論》大承氣湯)
治熱病狂語及諸黃:川大黃250克(銼碎,微炒)。搗細羅為散,用臘月雪水五升,煎如膏,每服不計時候,以冷水調(diào)半匙服之。(《圣惠方》雪煎方)治久患腹內(nèi)積聚,大小便不通,氣上搶心,腹中脹滿,逆害飲食:大黃、芍藥各100克。上二味末之,蜜丸,服如梧桐子四丸,日三,不知,可加至六、七丸,以知為度。(《千金方》神明度命丸)
治大人小兒脾癖,并有疳者:錦紋大黃150克,為極細末,陳醋兩大碗,砂鍋內(nèi)文武火熬成膏,傾在新磚瓦上,日曬夜露三朝夜,將上藥起下,再研為細末;后用硫黃50克,官粉50克,將前項大黃末50克,三味再研為細末。十歲以下小兒,每服可重半錢,食后臨臥米飲湯調(diào)服。此藥忌生硬冷葷魚雞鵝一切發(fā)物。服藥之后,服半月白米軟粥。如一服不愈時,半月之后再服。(《昔濟方》于金散)
治時行頭痛壯熱一二日:桂心、甘草、大黃各100克,麻黃200克。上四味,治下篩,患者以生熱湯浴訖,以暖水服方寸匕,日三,覆取汗,或利便瘥。丁強人服二方寸匕。(《千金方》水解散)
中藥大黃的服用禁忌
一般人每次1~5克比較適宜;脾胃虛弱、虛寒等病癥患者忌服;不能超量服用,更不可長期服用。
用該品瀉下通便,煎服時應(yīng)后下,或用沸開水泡汁,否則藥效會減弱。
服用大黃后,其色素會從小便或汗腺中排泄,故小便、汗液可以出現(xiàn)黃色。此外,哺乳婦女服用后,嬰兒吮食乳汁,可能引起腹瀉,因此授乳婦女不宜服用。由于該品又能活血行瘀,故婦女胎前產(chǎn)后及月經(jīng)期間也必須慎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