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 手機看

分享

排卵期在什么時候

參與醫(yī)生

北京大學第一醫(yī)院 金鴻雁 副主任醫(yī)師
了解排卵期,一方面可以安排有效的懷孕,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安排避孕。教科書上經常以28天為一個期限描述月經,因為很容易被識記,這里面有一個重要的地方就在于卵巢排卵以后會形成黃體,黃體的時間固定,在14天加減2,也就是12-16天的黃體期。所以來月經時,可以向前推12-16天,這個時間比較固定,但是有一個時間不固定,就是多長時間卵能從幼稚的狀態(tài)長到可以排出的狀態(tài)。這個時間每個周期不固定,對于每個人來說不一樣,所以才會看到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,有人可能25天來一次月經,有的人可能35天來一次月經。 所以要想了解排卵期,最好學會監(jiān)測基礎體溫,這是最簡單的方法,可以幫助了解排卵的時間。因為當監(jiān)測基礎體溫時,卵在排出以后產生的孕激素,可以讓體溫升高0.3℃-0.5℃,所以當體溫從基線值升高0.3℃-0.5℃過程,其實就是排卵發(fā)生的過程。如果避孕,則避開體溫升高期,如果想懷孕,就抓住這個時期增加同房次數。
相關視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