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 手機看

分享

高熱應怎樣處理

參與醫(yī)生

哈爾濱醫(yī)科大學附屬第二醫(yī)院 康鵬 主任醫(yī)師
高熱指腋下體溫>39℃,此時要盡快采取有效方法退熱,以免對身體造成損傷,臨床上對高熱的對癥治療包括兩種方法,一是藥物治療,二是物理治療,具體如下: 1、藥物治療:主要使用非甾體解熱鎮(zhèn)痛藥,常用的有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及阿司匹林等,都具有很好的退熱作用,尤其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,這兩種退熱藥安全性高、退熱效果好、不良反應少,成人和兒童都可耐受,布洛芬的優(yōu)點是退熱平穩(wěn)且持久,控制退熱時間平均為6-8小時,對于39℃以上高熱的降溫效果比對乙酰氨基酚效果好,對乙酰氨基酚的優(yōu)點是吸收快速且完全,應用后30分鐘內即可產生明顯的退熱作用,副作用小,對胃腸道基本沒有刺激,但控制退熱時間較短,平均只有2-4小時,可根據具體情況酌情選用;2、物理治療:包括冰敷、酒精擦浴、溫水擦浴等,高熱時用物理治療配合藥物治療,具有良好效果。在對癥治療的同時,一定要及時查找發(fā)熱原因,并針對病因進行恰當的處理,才可以從根本上治療高熱的癥狀。
相關視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