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 手機看

分享

三七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

參與醫(yī)生

北京醫(yī)院 張碧華 主任藥師
三七是常用中藥,其功效與作用是散瘀止血、消腫定痛,用于治療咯血、吐血、衄血、崩漏、便血以及外傷出血、胸腹刺痛、跌撲腫痛等。本品的食用方法首先可以入藥和其他藥物群同煎,其次可以把三七打粉以后研粉吞服,此外本品還可以外用。三七的來源是五加科植物,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莖,其性味甘、微苦、溫,歸肝經(jīng)和胃經(jīng)。三七在歷代本草中也都有收錄,最早見于明代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。清代張錫純的《醫(yī)學衷中參西錄》中記錄三七善化瘀血,又善止血妄行,為吐衄要藥,也就是既有活血又有止血的作用。此外還有一定的補氣作用,所以也被稱之為參三七。現(xiàn)代研究表明本品的主要成分包括有四環(huán)三萜類成分,比如像人參皂苷Rb1、Rd、Re、Rg1、Rg2、Rh1等。還含有三七皂苷、七葉膽肝、三七素等,具有抗血栓形成、抗腦缺血等作用。
相關視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