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 手機看

分享

右室心肌病的治愈率

參與醫(yī)生

右室心肌病又稱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,為正常右心室心肌組織被脂肪組織進行性取代而形成的臨床癥候群,其發(fā)病機制不明,因此無治愈可能,只能針對其并發(fā)癥對應處理改善預后,其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;1、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,可出現(xiàn)進行性心腔擴大,心力衰竭可應用強心劑,如地高辛,利尿劑,如呋塞米,改善血流動力學,并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,如培哚普利、醛固酮受體拮抗劑,如螺內酯、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等,抑制心肌重構、抑制心腔變大,改善心力衰竭預后;2、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多發(fā)室性心律失常,包括室速、室顫,可酌情應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藥物,抑制上述心律失常,對于頑固性室速或室顫或發(fā)生猝死,推薦應用埋藏式轉復除顫器置入,以降低猝死風險;3、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存在較高血栓形成及栓子脫落,致栓塞風險,可應用達比加群或利伐沙班等抗凝藥物,降低血栓栓塞性并發(fā)癥風險。
相關視頻